百德(Baird)的波罗的海波特是第一款我所接触的波罗的海波特,但那个时候并不清楚这个拉格啤酒为什么不像工业啤酒那样,有各种异味。之后,随着知识加深,我又单纯地误以为所谓的下发酵技术是发酵更加完整,喝起来更加干爽。但翻阅BJCP时,压根就没有提到干这个字眼,于是,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假如用一句话形容波罗的海波特,可以这么说:大部分波罗的海波特是下发酵的,用大陆麦芽和酒花酿造,比帝国世涛更多麦香更少酯香;而部分上发酵的波罗的海波特,坚持使用上发酵和用深烘烤麦芽,尝起来会与帝国世涛无异。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矛盾?看下去就知道为什么了。
源自英国
啤酒与葡萄酒不一样,以地区为命名的酒款,只能说明这个酒款的出处在何方,而不是只有这个地方出品的才是正宗的。波罗的海波特的起源就来源于波罗的海地区。《牛津啤酒伴侣》(The Oxford Companion to Beer)里记载道,18世纪末,英国通过波罗的海与北欧地区的国家建立啤酒贸易,其中大部分销向俄国。为了迎合俄国人的口味,英国铁锚酒厂(Anchor Brewery)的Henry Thrale专门为其做“烈性波特”(Strong Porter)。
英国的铁锚
当时的国王,叶卡捷琳娜二世对烈性波特尤其喜欢,订购了大批量的烈性波特供她自己和她的大臣们饮用。后来这种烈性波特,慢慢就与(俄罗斯)帝国(Imperial)联系起来,演变成现在的俄罗斯帝国世涛(Russian Imperial Stout)或帝国世涛(Imperial Stout)。
因地制宜
真正的波罗的海波特,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当人们看见Thrale的成功,便开始模仿。在英国本土,19世纪初,人们将烈性波特,称作加强波特(Extra Porter)、双倍波特(Double Porter )或 烈性波特(Stout Porter),之后就把这种烈性的波特单独分出来,独成一派——世涛(Stout)。讲一个题外话,虽然世涛一开始代表烈性波特,但是世涛后来的发展就跑偏了,出现甜世涛(Sweet Stout)这些不太烈性的风格。
Dallas Daily Herald (Dallas, Tex.), Vol. 1, No. 42, Ed. 1 Sunday, March 30, 1873
Hobart Town Gazette and Van Diemen’s Land Advertiser on Saturday December 21, 1822
而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有从俄国、瑞典、苏格兰等国家的酿酒师来到波罗的海地区,酿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波特啤酒,当然比原本的波特更强。一开始,他们还安安分分地用艾尔(Ale)酵母,不过对于接近北极圈的他们,维护艾尔酵母、以及用艾尔酿造的成本会比英国本土更高。在19世纪中期,拉格技术传到了波罗的海国家,酿酒师们看到,不用再费心费力去维护艾尔酵母,于是就有了用拉格酵母酿造的波特啤酒,也就是今天的波罗的海波特。但根据《啤酒全知》(All About Beer)杂志描述,美国部分酿酒师会可刻意区分波罗的海波特和帝国波特,而其中的帝国波特一般指坚持使用艾尔和深烘烤棕色麦芽(Brown Malt)酿造的波罗的海波特(但酒花用的依旧是大陆酒花),这种配方,有人称之为“斯堪地纳维亚波特”(Scandinavian Porter),它更有伦敦血统,例如Sinebrychoff Porter(第一个专门从事波特生产的波罗的海酒厂,目前由嘉士伯拥有)这样的上发酵波罗的海波特。
相似但不完全一样
的确有部分网站将波罗的海波特归类到帝国世涛的分类下,考虑到他们其实同源,也能理解。但与帝国世涛最大的区别,除了发酵方式,其实还有麦芽和酒花。下发酵比上发酵少了很多酯香,所以会更加突出麦芽和酒花的香气。而麦芽的选择也是区别之一,不列颠半岛在海上,而波罗的海在内陆,用大陆麦芽成本更低,所以慕尼黑麦芽、维也纳麦芽成为了主要麦芽,而且没有英国的法律限制,使用黑色专利麦芽用于染色成为了常态。这样相比传统的烈性波特而言,少了烘烤味(但有轻烘烤的甘草味),多了果香味。酒花也如此,使用更多的是萨兹(或其衍生品种),带来一些如草药的香气。
个人观点
波罗的海波特算是一个因为气候地理环境而发展起来的独立啤酒风格,具有北欧人们那种不羁的风格,怎么方便怎么酿。
就目前而言,大家对波罗的海波特的分类还是存在一定的分歧。BJCP手册上,没有严格区分波罗的海波特以及帝国波特;Ratebeer上,把帝国波特定义成介于波罗的海波特与帝国世涛之间的一个啤酒风格;美国酿酒师协会(Brewers Association)则把帝国波特加了个前缀——美式,美式帝国波特(American-Style Imperial Porter),与波罗的海波特对比多了酯香的描述,但并不如斯堪地纳维亚波特一样使用深色烘烤麦芽。
目前我们再梳理下几个提到的风格的,可以好明显分清其中的关系。
风格 Style | 酒花 Hops | 麦芽 Malts |
波罗的海波特 Baltic Porter | 大陆酒花 Continental hops | 慕尼黑/维也纳麦芽,黑色专利麦芽 Munich/Vienna Malt with Black Patent Malt |
斯堪的纳维亚波特/帝国波特 Scandinavian Porter/Imperial Porter | 大陆酒花 Continental hops | 棕色/琥珀麦芽 Brown/Amber Malt |
美式帝国波特 American-Style Imperial Porter | 美国酒花 American hops | 淡色麦芽,深色麦芽 Pale Malt with Dark Malt |
风格 Style | 发酵方式 Fermentation | 备注 Note |
波罗的海波特 Baltic Porter | 下发酵 Bottom-Fermenting | 黑色,果香,少烘烤(带有甘草芳香) Black,Firuty,Less roasted flavour(with Licorice) |
斯堪的纳维亚波特/帝国波特 Scandinavian Porter/Imperial Porter | 上发酵 Top-Fermentating | 深棕色,酯香,烘烤味 Dark brown,Estery,Roasted Flavour |
美式帝国波特 American-Style Imperial Porter | 上发酵 Top-Fermentating | 黑色,酯香,酒花香,少烘烤 Black,Estery,Hop amora,Less roasted Flavour |
注:在这里,我专门把波罗的海波特和帝国波特分开说,但实际应用可能不需要分那么清楚,但需要讲明发酵方式,用于建立品酒时的参考系
荐酒
帕亚拉 黑夜
来自波罗的海地区的国家——爱沙尼亚的酒厂,它自己定义的风格是:Imperial Baltic Porter。其实这是一款相对复古的配方,为了适应长途旅行而加强酒体、加强投料,是波罗的海波特的烈性版本。即使是烈性版本,酒精感掩盖得很好,且有着教科书般的香气和口感,要认识波罗的海波特,这款应该可以给你启示。
-EOF-
参考资料:
https://beerandbrewing.com/dictionary/flEF7qfSXG/baltic-porter/
BALTIC AND IMPERIAL PORTER
http://allaboutbeer.com/article/baltic-and-imperial-porter/
http://zythophile.co.uk/2011/06/30/an-imperial-stout-cocktail-and-other-titbits/
An historical foray for stout day
http://www.beerinbigd.com/2016/11/an-historical-foray-for-stout-day.html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